APP年度报告真的懂你吗
▲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!
“你的年度听歌报告请查收”“今年你一共花费了xxx元”“你最晚一次点外卖是在凌晨3时24分”……
岁末年初,各大APP年度报告如约而至,让人目不暇接。行程类APP会为你绘制一张地图,上面有着你一年来去过的所有地方;音乐类APP告诉你,在某个晚上,你听歌到深夜;支付类APP则会从消费领域、付款时间、具体金额等入手,帮你算上一笔账。
对许多人来说,在社交平台分享APP年度报告俨然成为一项“新年俗”,有人开玩笑说,“365天,只有APP最懂我”。不禁想问:对于APP年度报告,为何总有人愿意自发吆喝捧场?这些年度报告,真的懂你吗?
一
APP个人年度报告,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初一款支付软件发布的全民年度账单。随后,音乐、外卖、购物、打车等APP都推出年终总结报告,内容大致包括用户访问APP的频率、停留时间、动作类型、行为深度等,既有描述客观信息,也有分析心理偏好,几乎涵盖了吃、穿、住、行、玩等各方面。
一方面,它像一个数据“收纳瓶”,还原用户一年轨迹。生成一份年度报告,用户的元数据是“原料”。互联网是个数字符号场域,网上“冲浪”本质是数据处理的过程。除了发布个人动态、转评赞这些显性行为数据,我们毫无目的浏览、搜索、点击,也都被“记录在案”。
除了用户使用时长、活跃度等常规数据统计,还有一些极值纪录。比如听歌最晚的一天,最远的一次旅程,等等。这些数据一般都具有特殊意义,还原碎片式生活场景,最容易触发网友记忆、引发讨论。
另一方面,它像披着电子外衣的“分析师”,研究用户行为偏好、兴趣习惯。平台在收集完用户数据之后,会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筛选和转化,分析出用户潜在的态度、喜好、媒介习惯等,并加以整理归类。于是,我们便在一项项分析中被“标签化”,逐渐勾勒出一个“镜中我”的形象。
比如,有些APP就热衷于为用户打造独特“人设”。某生活类软件根据用户使用频次,提供了“头号玩家”“特种兵活地图”等多种标签;还有的APP采用词云、用户标签、各类统计图表等进行可视化呈现,通过对今年的总结,给予用户特定的价值观,让网民虚拟的“赛博形象”看起来愈发清晰。
二
于个人而言,APP年度报告反映了用户全年生活的方方面面,这些“足迹”个性化十足,细节性及私密性也很强。在这个注重个人隐私的时代,它们又为何能在朋友圈刮起一阵“刷屏风”?笔者认为,有这几方面原因:
对内窥见自己,加深自我认同。大数据仿佛“第三只眼”,为我们了解自身的行为模式、生活习惯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与时空。或许,我们在某天某个时刻做了什么事情,自己不一定记得,但是APP会帮我们记住。
有人给出的解释是,标签和人设的存在,能够帮助他人更好地区分和记住自己。年轻人群在追求各式各样的“人设”时,往往寻求的不是贴上标签,而是其带来的“身份认同”。
对外展现自我是人际交往需要。年度报告的客观数据一定程度上刻画了个人审美情趣、消费情况,人们分享报告的行为暗含“使用与满足”的定论,基于一定的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,从期待、分享到最后讨论报告,是社交需求得到满足这一因果连贯的过程。
互联网年度报告的盛行,既代表着年轻人受到数字化影响的消费观念,又代表着他们想要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相契合的“共鸣”。比如,有人有意识地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“标签”,为交流讨论打开“话匣子”。一顿操作下来,人们在交际中势必产生了共存与互认,找到社交认同感、归属感。
岁末年初,给自己来一份“仪式感”。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,各大公司年会盘点业绩,个人工作总结纷至沓来,网络“大V”细数当年要事,到处都弥漫着年度总结的氛围。APP顺势推出年度报告,其实是在塑造一场仪式,网民的分享行为是这种“仪式感”使然。
在日常的生活中,我们不得不面对和处理来自各方的情绪压力,时常在既要养活自己,又要取悦自己中极限拉扯。一年的经历在“年末”这个极具仪式感的时间里如同开盲盒一般,随着翻阅年度报告在眼前展开。
三
当一部分人正醉心于研究自己眼前“私人定制”的精美“画像”时,质疑声也接踵而来。有人说,年度报告多是数据堆砌、噱头居多、陈词滥调……不禁让我们冷静下来思考,这些“画像”勾勒出了“形”,但真的能触达到“神”吗?在笔者看来,至少有这两方面值得探讨:
用户隐私是否存在泄露风险?信息时代,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本就存在天然的悖论。人们生活在数字化“全景监狱”下,时刻感觉被窥视却又无法舍弃算法带来的便捷与满足感。在生成年度报告时,常伴有“是否允许APP访问全年记录”的选项,只有选择“允许”,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操作,这不禁令人担忧,是不是在无形中,个人信息就已泄露。
平台基于商业属性进行创新推广本无可厚非,但更应充分尊重用户的知情权,自觉做到不过度采集,不滥用数据;就个人而言,以让渡部分隐私为代价换取仪式感的做法是否值得,还需再三掂量,不妨留个心眼,在选择生成报告前,详细阅读《协议》,防止重要信息外泄。
算法推荐是否存在导向偏差?APP根据已知的用户行为习惯,过滤出相类似的内容和商品,不厌其烦地推送到用户眼前。那些你以为的“自主选择”,实则却是“被动投喂”,不知不觉走进了算法早已为你打造好的特定场景中。
长此以往,用户的片面化需求被不断放大和固化,形成了“回音壁效应”,也窄化了选择范围。比如今天你一时兴起点的东北菜外卖,就预示着下一次点餐界面上,方圆5公里的东北菜馆都将被一一筛选排列在最前端。
归根到底,年度报告本质上是APP品牌营销的“温情”包装,它能够将我们的碎片化记忆重组与整合,却未必能真正呈现我们的多维人生。数据是理性的算法,但人是鲜活而多变的个体,单薄的数据终究难以丈量生活的厚度,亦无法感悟世间的冷暖。在年度报告的热潮中保持一点“冷思考”,或许更为重要。
点击下方图片或者“阅读原文”,
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
声明:稿件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▼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▼
往 期 精 彩 内 容